幼小衔接 共育美好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条约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正暖,花开正好,一切美好如期而至。为贯彻落实《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2023年4月21日上午,天景山第二幼儿园承办了主题为“幼小衔接,共育美好”德育天惠片活动,本次活动对象为天惠片内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骨干教师们,特邀了江宁区教研室王辉老师莅临现场。
【活动观摩篇】
活动伊始,主持人盛园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表示真诚欢迎。随后,我园魏雨童老师和天惠路幼儿园的戴思琦老师分别执教了大班数学活动《玩具商店》和大班体育活动《垫子乐翻天》。魏老师以“逛甜品店”导入带领幼儿进入购物的情景,通过三个小游戏“玩具商店”“分串珠”“去购物”,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进一步理解10以内加法的意义。特别是在货架上挑选两件文具的游戏情景更是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力四射的戴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和垫子做起了游戏。在活动中戴老师创设了形式多样、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吸引幼儿参与,并通过垫子的不断变化,探索多种新颖独特的方法,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增强幼儿战胜困难,勇于挑战的信心,充分体验到“一物多玩”及运动带来的挑战及快乐。
【经验分享篇】
在共享交流环节,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吕兆晶老师分享了大班课程故事《百家姓》,她根据幼儿对姓氏的浓厚兴趣,以小见大,满足幼儿前书写的需求,和幼儿共同探究姓氏的悠久的历史,了解姓名里蕴藏着的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希望和美好祝愿,引导幼儿认可并欣赏自己的名字使幼儿形成良好自我意识。
我园韩蕾老师以《花开有时,衔接有度》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大班年级组《准备上小学》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她通过三个活动线索,告诉我们大班幼儿从对上小学的紧张与困惑,到憧憬与向往;从参观小学,到学做小学生的点滴变化。我们也从她的分享中看到了幼儿的发展与变化,充分体现了幼小之间有效、科学、深入的衔接。
【专家点评篇】
最后江宁区教研室王辉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肯定了两位执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看到了儿童在活动中是自主的、愉悦的;强调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抓住领域的核心关键经验,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大家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的幼小课程衔接问题》一文,强调幼小衔接工作一定是科学的,是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
教海无涯,求索不止。通过此次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老师们幼小衔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有效、持续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小衔接少一点坡度,多一点温度,让幼儿带着希望和憧憬,快乐地迈进小学。